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重点工作 > 全域旅游

以文旅融合之笔,绘就浑善达克新画卷

来源:锡盟融媒   发布时间:2025-04-21 15:55   浏览次数: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字体:

  提到浑善达克,你会想到什么?

  是稀树草原、沙地圣境的壮美?

  是京津风沙源治理的主战场?

  还是无数越野人心驰神往的穿越秘境?

  3月初,2025"歌游内蒙古"浑善达克天梯·二月二龙抬头冰雪拉力赛震撼启幕,赛事首日即吸引全国超万名参赛者与游客涌入浑善达克,正蓝旗宾馆酒店预订率超97%,大概为当地带来了超700万元文旅消费收入,成为开年旅游经济的重要引擎。

  “浑善达克沙地自驾穿越大环线”“浑善达克沙地牛肉美食节”“在浑善达克沙地露营看星星”等频频亮相“热搜榜”,这些文旅词条的背后,是浑善达克沙地火热的文旅经济。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以生态治理为基底,以文旅融合为笔触,在这片“花园沙漠”上绘就了一幅生态与人文交织的新画卷。

  曾经的“沙窝子”,是如何变成了百姓心中的“金窝子”?

  生态打底:铺就沙旅融合新通途

  东方甄选创始人俞敏洪说:“浑善达克沙地是东方甄选在内蒙古唯一休假基地,在这有湖有山有云有天有草原,这个地方很棒,到这儿来玩特别舒服。”

  浑善达克沙地集合了草原、沙地、丘陵、湖泊、湿地多种地貌,水草丰美,景观奇特,有“花园沙漠”之称。

  这里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玩法。

  春季可参与冰雪拉力赛,感受极限竞技的热血;

  夏季适宜草原骑行、星空露营、徒步旅游;

  秋季可拍摄金色沙丘与湛蓝湖泊交织的画卷;

  冬季则能体验冰雪大穿越与冰湖冬捕;

  此外,沙地内还设有生态研学、摄影采风、民俗体验等主题线路,满足家庭游、深度游、探险游等多元需求。

  锡林郭勒盟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将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沙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个夏天我这里能接待2000多名游客,很多京津冀的游客都来这里捡鸡蛋、吃鸡、骑马、住蒙古包、赏星空。”正蓝旗青年牧民呼和图噶利用沙地草原特色风景建起了民宿,在网络上打响了“牧人之家”的名号。

  守绿换金、点绿成金,越来越多的人吃上了生态饭,靠旅游收入过上了更红火的日子。文旅融合的推进,为浑善达克沙地沿线2000余户农牧民开辟了增收新路径,也吸引了很多青年返乡创业。

  伊伯乐图2021年回乡创业,在自家草场上着手打造阿日山民宿,民宿于2024年6月正式投入运营,运营不到2个月,就已接待1000余名游客,纯收入超5万元。

  “我们嘎查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边缘,多年来,牧民们种草植树、科学养牧,整个嘎查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在夏天,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北京、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游客入住我们民宿。”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路上,浑善达克沙地以独特的自然资源为底色,细腻地描绘着“诗与远方”的动人画卷。

  赛事赋能:激活文旅发展新引擎

  在锡林郭勒,各类文旅活动如璀璨星辰,照亮了这片沙地的发展之路,围绕浑善达克沙地自驾穿越大环线的各种赛事,无疑是闪耀的。

  浑善达克沙地自驾穿越大环线千车万人冰雪大穿越活动;浑善达克沙地自驾穿越大环线超级车王(老爷车)争霸赛;浑善达克沙地自驾穿越体验活动暨越野摩托车沙漠挑战赛;浑善达克沙地自驾穿越大环线公开赛……

  这些赛事不仅为越野爱好者提供了挑战自我的平台,还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全面升温。例如,2024年冬季,锡林郭勒盟依托浑善达克沙地冰雪大穿越系列赛事,累计接待全国游客10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10亿元。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紧扣浑善达克沙地腹地,规划设计了浑善达克沙地自驾穿越大环线。线路包括自驾游、穿越游两类的1条主线、1条大环线、6条小环线,分成自驾穿越线、轻度越野线、深度越野线、发烧越野线四个等级,可以满足不同自驾穿越爱好者的越野需求。

  2025年锡林郭勒盟将构建全年赛事体系:春季以"龙抬头冰雪拉力赛"启幕,夏季举办"浑善达克汽车那达慕"多日耐力赛,秋季推出"车王争霸赛",冬季打造千车万人冰雪大穿越,形成"四季联动"的越野生态。

  此外,锡林郭勒盟还计划与车企、户外品牌合作,常态化开展量产车性能测试、越野驾驶培训及赛车营地活动,形成“赛事+体验+产业”的闭环生态,进一步巩固“浑善达克越野胜地”的品牌影响力,为锡林郭勒盟文旅经济注入持久活力。

  以浑善达克赛事为突破口,锡林郭勒创新“赛事+”模式,吸引更多游客了解浑善达克、走进浑善达克、乐在浑善达克,进一步点燃旅游经济,形成“赛事引流+自驾消费”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完善服务:提升游客文旅新体验

  壮美是锡林郭勒盟的底色,而服务是其出圈的底气。 

  文旅项目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优质的文旅服务作为支撑。在提升文旅服务方面,锡林郭勒盟从基础设施建设、文旅项目建设和驿站服务升级等多方面下足了功夫。

基础设施建设:精心规划,满足游客需求

  锡林郭勒盟围绕浑善达克沙地自驾穿越大环线,充分考虑游客的打卡、加油补给、就餐、住宿、如厕等需求,精心规划线路。以现有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村通”为主,结合近年来已经形成的经典线路,既保障游客旅途中的生活需要,又满足游览需求。游客可沿环线探访沙地内的142个湖泊、21条河流及超100处自然打卡点,体验沙漠冲浪、冰面漂移、草原露营等特色玩法,或深入牧区感受民俗文化。

文旅项目建设:打造特色线路与品牌

  当地依托丰厚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了浑善达克沙地漫游之旅、金莲川赏花之旅、察哈尔盟第一个党支部红色之旅等特色旅游线路和“元上都”“金莲花”“浑善达克”文旅品牌。

  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入选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千里风景大道非遗支线”和“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

  元上都遗址景区、金莲川草原、上都湖原生态旅游景区、百格利生态牧场驿站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这些品牌和荣誉不仅提升了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的知名度,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选择。

驿站服务升级:提升品质与管理

  为给游客提供更好的休息和补给场所,2024年以来,锡林郭勒盟大力提升服务品质,对驿站实施动态管理:

  参与评定的驿站增加至52个,其中,服务中心型驿站11个、景区型驿站23个、观景型驿站10个、门户型驿站8个。去年9月30日,锡盟行署办印发了《锡林郭勒浑善达克沙地自驾穿越环线和千里草原风景大道驿站运营标准及奖补办法》,对新评定的32个星级驿站实施奖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以生态为底色,以活动为抓手,以服务为保障,这片沙地正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篇章,从黄沙漫天到绿意盎然,从寂寥边地到文旅热土,浑善达克沙地的蜕变,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文旅创新实践的生动缩影。

  展望未来,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锡林郭勒盟将凭借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书写文旅发展的新篇章。

  • 下一篇:
  • 上一篇:
关注锡林郭勒盟政务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