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 > 在线访谈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全面深化生态环境保护改革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全面深化生态环境保护改革

  • 访谈时间: 2025年04月09日
  • 访谈嘉宾: 锡林郭勒盟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海江
  • 访谈简介: 在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全面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时代背景下,锡林郭勒盟生态环境局主动担当,积极认领并全力推进“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健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两大核心任务,以实际行动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主持人:请问,锡林郭勒盟生态环境局是如何积极推动生态领域改革工作?

  嘉 宾:锡林郭勒盟生态环境局主动提出“多措并举逐步形成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局面”改革任务。建成了全区首个生态环境执法无人机机场,积极筹建生态环境数据情指中心。建立了运行智慧环保平台,以政务服务门户、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中心、污染防治平台等平台为主要框架,实现数据海量存储、实时处理,全面推进数据共享与系统整合,赋能锡林郭勒盟“数字+生态”深度融合发展,助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主持人:请简要介绍一下具体做法、举措和成效?

  嘉 宾:按照盟行署专题会议要求,结合我盟实际,为进一步积极推动生态领域改革工作,我局主动提出多措并举逐步形成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局面改革任务。“十四五”以来,我局不断创新生态环境治理理念,围绕“七大专项行动”不断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全力推动我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新局面。一是锡林郭勒盟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持续推进“非现场”执法改革,挖掘执法效能,建成全区首个生态环境执法无人机机场,积极筹建生态环境数据情指中心。二是建立运行智慧环保平台,以“一门户(政务服务门户)”、“一中心(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中心)”、“三平台(污染防治平台、综合监管平台、决策分析平台)”为主要框架,实现数据海量存储、实时处理、深度挖掘,全面推进数据共享与系统整合,赋能锡林郭勒盟“数字+生态”深度融合发展,助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区域行业产业转型、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数据服务。截至目前,智慧环保平台已面向不同类型的用户构建了包括全盟自然生态环境现状、污染源环境质量监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等13大类497小类专题资源目录,汇聚各类生态环境数据7亿多条。同时基于数据共享交换引擎技术纵向为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横向为锡林郭勒盟自然资源、林草、住建、水利、工信、大数据中心等各级行政部门共享主题204个,共享服务902次,共享数据超7000万条。三是建成自治区首个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实训基地,通过实训基地培训能为生态环境基层执法人员提供了一个集理论培训与现场实操相结合的学习平台,助于提升全盟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人员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持人今年,将如何落实改革任务?

  嘉 宾:一是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修订《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落实好“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要求;二是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制度机制,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三是落实好自治区第二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实施方案,充分发挥督察利剑作用;四是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院公益诉讼的衔接与配套。加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筛查力度,针对公益诉讼中可能符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要求的案件线索,要及时移送至对口部门进行进一步审核,将符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要求的案件线索,纳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线索清单。